(资料图片)
从校园阅读到全民阅读,从文本阅读延伸至课外,从城市走向农村
“爱阅读”这十年
校园“儿童友好”阅读空间。 市教育教学研究院提供
2019温州市中小学“爱阅读”论坛现场。市教育教学研究院提供 本报记者 金叶 校园里,每到课间,图书角、读书吧、户外图书馆便出现一个个小小的、专注的身影,埋头书中;校外的书店、图书馆,孩子们在书架旁仔细挑选喜爱的书,有的席地而坐,有的站着就不知不觉读完了大半本;温州街头,当城市璀璨的灯火熄灭时,一些“书房”的灯亮起来,暖黄的灯光成为街头一道温暖的风景。馥郁书香,让温州成为一座爱“阅”之城。 以阅读之名,2013年4月,温州市教育局联合温州日报牵头发起、市教育教学研究院推动实施的温州市中小学“爱阅读”行动正式起航,全市校园内外掀起一股阅读浪潮,“满城尽带书香气”。这十年,从最初引导学生读书的零星行为,到如今校园内处处可见埋头读书的美好身影;从文本阅读延伸至项目化阅读、“行走的阅读”,将读书与电影、音乐、研学相结合;从传统课堂学习到场馆阅读,为师生提供丰富的课外学习资源,专题化的探究活动帮助师生开阔视野;“爱阅读”行动还从城市走向乡村,60多所乡村学校绽放阅读之花,让书籍照亮乡村孩子的成长之路。 这十年,我市评出“爱阅读”榜样学校82所、“爱阅读”榜样社团50个 、“爱阅读”榜样家庭150个、“爱阅读”榜样教室200个,形成市、县(市、区)、校三级联动常态机制,通过师生共读、生生共读、亲子共读等方式,从校园阅读带动全民阅读,从书香校园发展为书香社会,“爱阅读”已逐步成为富有温州特色的全民阅读标识。 市、县、校三级联动 让“爱阅读”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银杏树下,清晨的阳光洒下来,照在手捧书本的一张张专注的脸上,勾勒出永嘉县实验中学每天早上的一道风景线。学校提倡晨诵、午读、暮省的校园生活方式,每个班级都有师生自己设计的图书角,还有图书馆、读书吧、读书沙龙,人人都可伸手取书,处处都是阅读的好地方。“我钟情阅读,特别是历史、散文类,得了空就是去看书,我学会在文学里获得,开始在文学里想象……” 八(1)班学生刘梓睿在学校公号的“书心共富”荐读栏目中这样写道。 让阅读融入到日常生活中,也是温州市南浦小学校长李碧一直想带领学生达成的目标,如今正在慢慢实现。“单词拼错了没关系,再试试;画得不好,试着从另一个角度去看……”每天早上,李碧都会7点到校,为孩子和家长读半小时书,音频收录在“喜马拉雅”客户端上。短短两年时间,45本书、700本绘本录制成近3000个音频上线,点播量达70万次。 “不仅在学校的朗读亭、春晖书院、温馨等候吧、空中书适时光等随处可见阅读的身影,去年开始,我们还鼓励学生将阅读空间延伸至家里的书房、阳台或公园里,读经典、读社会、读生活,形成一个亲子‘悦读圈’。”李碧说,“爱阅读”不仅仅是一场行动,而是应该持续下去的一种生活方式。 今年2月,第六届中小学生“爱阅读·诗画旅途”征文朗诵大赛落幕,经过前期初评、复评、终审,征集到的2000余件作品中有390篇师生作品获奖。这是“爱阅读”行动的阅读品牌活动之一。十年里,市教育局联合市文广旅局、温州日报等多部门,重磅推出“爱阅读·好书伴成长”“书香温州·爱阅读瓯越少年”、 爱阅读年度讲坛、爱阅读指导团进校园等系列活动。“爱阅读”因子如雪球般越滚越大,形成常态化、机制性的阅读品牌,累计参与师生人次达40多万,8000多人次获得相关奖项。 这十年,市、县(市、区)、校“爱阅读”三级联动,市级每年推出10余个行动项目,县(市、区)共推出具体行动项目1000余个。“爱阅读”行动如一座灯塔,引导师生、家长不断加入,成为参与者、亲历者和组织者。 融合育人升级“阅读+” 从“爱阅读”到有质量的阅读 “只有用心灵才能看得清事物本质,真正重要的东西是肉眼无法看见的。” “B612星球”降落在苍南县第一实验小学的,这是学校为孩子们营造的户外微型图书馆,创意取自法国著名作家埃克苏佩里的经典作品《小王子》。这里不仅陈列着不同版本的《小王子》,还有三百多本中外经典的人文读物。“每一部经典都是一个与世界连接的桥梁,帮助孩子打开文学之门,让他们进入一个个‘看不见’的世界。”苍南县第一实验小学校长张延银说。 从“B612”星球出发,学校许多班级共读的活动自然而然地多起来,还有《小王子》的观影活动,策划开展“小王子”主题绘画大赛等,一门新的共读课程渐渐成型,融合到学校文化中。学校还成立了“儿童阅读项目组”,引入国内外最新的儿童阅读研究成果、阅读资源,引领学校的语文课程回到教育本来的真意,同时推动学校和家庭联动,让孩子们读得更“精”。 “爱阅读”项目的目的与价值追求,是让学生爱上阅读,并且读得宽些、厚些、多些。”市教研院副院长曹鸿飞说。为了让学生的阅读更有选择性,我市一批中小学骨干教师、校长和跨界专家组成一支团队,对学生阅读书目进行全面梳理,精心研制温州版的“爱阅读”推荐书目,出版发行《阅读的力量——温州市中小学“爱阅读”基础书目推荐手册》。书目涉及学前、小学、初中、高中四个学段,读者群涵盖学生、教师、校长和家长各个群体。 这十年,“爱阅读”行动的内容不断迭代升级,推动阅读不仅仅是几个活动,更关注孩子读什么、怎么读,如何促进有效阅读。为此,“爱阅读+”系列项目将演出、研学、旅行等与阅读结合,与课内外结合,“1+X”联读、主题阅读、全科阅读、整本书阅读等亮点项目精彩纷呈;“温州十万教师大阅读”计划、“共读一本书”活动,激励各学科教师加入到“阅读推广人”行列中;云图书馆活动的开展、触控一体机等信息化手段的运用,使得纸质图书和电子资源共同支撑的OTO(线上线下)阅读生态成为常态。 “爱阅读”向山海 做乡村阅读推广的“领路者” “乡村学校师资力量薄弱、教育资源少,导致乡村教育的‘边缘化’不可避免。”2014年,鲍贤会初到乐清市智仁乡小学任校长,他开始思索“如何让学校的课程保持活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表达欲”。鲍贤会将空闲教室改造成阅读室,定期更新书籍、全天候开放,如今阅读室里已有千余本藏书,学生可随时阅读经典。“爱阅读”让这座校园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学生有300多人次在各类阅读比赛中获奖,近300篇学生文章在《中国校园》《小学生时代》等刊物上刊发,学校的阅读和写作项目去年被温州市教育局推送全国教育博览会展出,“这在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 鲍贤会说。 这十年,“爱阅读”公益指导团上山下乡,帮扶乡村、海岛、山区学校开展“爱阅读”行动,培养乡村爱阅读领读者,同时建设温州市云图书馆、乡村校园书屋,“爱阅读”之花在60多所乡村校园里遍地开放—— 文成县玉壶镇上林小学因地制宜,在教学楼后面设置开放式书吧,名为“阅读长廊”;瑞安市桐浦镇小学通过整本书共读、童话剧汇演等形式,不仅让学生读起来,还能把书读进去,有家长特意发信息给校长“感谢学校老师,让我的孩子现在只要有空,就会去读书”;永嘉县沙头镇中心小学以古诗、成语为内容,开展接龙积累活动,将阅读与活动巧妙联系,鼓励学生“读书促思”…… 今年3月,教育部等八部门联合启动全国青少年学生读书行动,并发布《全国青少年学生读书行动实施方案》,将全面提高“书香校园”的建设水平,为青少年养成终身阅读的习惯打好根基。市教育教学研究院徐海龙院长介绍,借着十年“爱阅读”行动的基础和优势,今年全市中小学将启动“爱阅读·百万师生共读书”活动,进一步建立“市县联动、校校组织、班班活动、人人参与”的读书机制,线上、线下打造沉浸式阅读空间,实现处处可读书、时时有书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