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六计27计_三十六计2
2023-04-21 07:23:42 互联网

1、是:围魏救赵,此乃三十六计中的第二计。

2、源于胜战计中的第二计,书中是这样写的“共敌不如分敌,敌阳不如敌阴”。

3、内容的主要意思就是攻击兵力分散的敌人比进攻兵力集中的敌人有力,攻击气势不旺盛的敌人比进攻气势旺盛的敌人有利。


【资料图】

4、这一计策的名字来源于桂陵之战,当时赵国趁魏国国丧占领了魏国当时的刚刚占领的土地,魏国为了报仇想要夺回被占领的土地,但是这一土地离赵国国都邯郸比较近。

5、所以魏国大将庞涓想要直接进攻邯郸,魏王一想这又能扩充疆土又能报仇很是高兴,随即就命令庞涓率领五百战车进攻邯郸,赵国随即向齐国求援。

6、齐国孙膑则想着想要快速解赵国之围不一定要进攻赵国。

7、魏国的精兵全在赵国,后方一定空虚所以进攻大梁迫使魏国退兵,然后在要道上埋伏打击人困马乏的魏军,最终魏国在此次战役中失败。

8、扩展资料“三十六计”一语,先于著书之年,语源可考自南朝宋将檀道济(?—公元436年),据《南齐书·王敬则传》:“檀公三十六策,走为上计,汝父子唯应走耳。

9、”意为败局已定,无可挽回,唯有退却,方是上策。

10、此语后人赓相沿用,宋代惠洪《冷斋夜话》:“三十六计,走为上计。

11、”。

12、及明末清初,引用此语的人更多。

13、于是有心人采集群书,编撰成《三十六计》。

14、但此书为何时何人所撰已难确考。

15、原书按计名排列,共分六套,即胜战计、敌战计、攻战计、混战计、并战计、败战计。

16、前三套是处于优势所用之计,后三套是处于劣势所用之计。

17、每套各包含六计,总共三十六计。

18、其中每计名称后的解说,均系依据《易经》中的阴阳变化之理及古代兵家刚柔、奇正、攻防、彼己、虚实、主客等对立关系相互转化的思想推演而成,含有朴素的军事辩证法的因素。

19、解说后的按语,多引证宋代以前的战例和孙武、吴起、尉缭子等兵家的精辟语句。

20、全书还有总说和跋。

21、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围魏救赵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三十六计。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