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速看料】湘鄂边界的“点灯人” ——记湖南中烟乡村振兴驻三合界村帮扶工作队
2023-06-01 19:45:56 红网

红网时刻新闻通讯员 孙云 刘少云 张家界报道

光,是信仰,是希望,是梦想,是力量!有光的世界,才有温暖和方向。每个时代,都需要挺膺担当的人。

湘鄂边界的三合界,是当年湘鄂西革命根据地重要策源地和战略大后方。正是在这里,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完成著名的“堰垭整编”,开展革命活动,留下许多英勇的故事。


【资料图】

三合界村红色遗址——四乡联合政府旧址。

三合界距县城93公里,集革命老区、少数民族聚居、两省边界、重点帮扶对象为一体,是典型的“老少边穷”村,长期顶着深度贫困、经济薄弱、产业滞后等一大堆“落后帽子”。

2021年5月,湖南中烟乡村振兴驻村工作队带着使命和责任奔赴而至。两年来,他们深耕这片红色热土,沉下身子、甩开膀子,把一桩桩实事、一件件好事办进群众心坎,让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丽画卷在这里徐徐展开。点点微光,聚而成炬。他们如同大山里的“点灯人”,照亮这里的脱贫致富小康路。

点亮村民梦想的“远光灯”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

在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后,湖南中烟再接再厉、接续奋斗,以实实在在的行动书写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落地见效的新使命、新担当。

布局有序,落子有力。上下同心,尽锐出战。

你需要我们做什么?你最大的梦想是什么?

驻村伊始,驻村工作队在公司分管领导带领下,白天跋山涉水、走村入户,一个个征求村民意见建议;夜里则学习文件、制定计划,将村民的所想所盼化为“施工图”。历经整整六天五晚的扎实调研、科学规划,最终明晰“政治建村、生态立村、产业富村、文教兴村、治理强村”的发展思路,制定六大工程33个项目,并确立“建设湘鄂边界山区乡村振兴特色示范村”“促进桑植县烟叶产业迈上新台阶”两大目标。

三合界村云上天鹰山。

是不是好高骛远?是不是纸上谈兵?

在村民的质疑和观望中,驻村工作队与时间赛跑,每天与村民们同吃同住同学习同劳动,每天都是白加黑。在“翻山越岭”履职中,他们遭遇过路基垮塌翻车,遭遇过摩托车碰撞身体腾飞,一次次“险象环生”,一回回爬起来再出发。他们知道,输在起跑线上的劣势,必须要通过后天马力全开来追赶。他们坚信:山高不如脚背高,路长没有脚板长。在他们身体力行感召下,村民看到奔头,倍增劲头。2022年,三合界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50万元。2023年,这些发展目标基本上全部变成现实,村集体经济收入预计将达到80万元,农户人均收入将达到1.29万元。

家在青山绿水间,人行诗情画意中。三合界人的梦想,如今全部变为现实。

点亮村民内心的“心头灯”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更要“铸魂”。

两年来,驻村工作队因地制宜,以党建引领为抓手,深入挖掘红色文化资源,引领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激发广大村民的内生动力。一支饱蘸“红色基因”的画笔,让这里的传统文化基因与新时代奋斗者文化交辉相映,彻底点亮了村民的“心头灯”。

湖南中烟驻村工作队和村民们在红军树下唱民歌。

提炼“坚定理想、百折不挠,刀刃向内、自我革命,不怕牺牲、艰苦奋斗,依靠群众、敢于胜利”的“堰垭整编”革命精神,让一段段尘封的红色记忆被重新唤起。开展 “上一堂传统党课、看一批旧居旧址、走一次红军道路、唱一首红色歌曲、祭一次烈士陵墓、搞一次社会调查、过一次组织生活、写一篇党性报告”等特色活动,让红色基因绽放新的时代光芒。

“大家嘛不要怕,这是嘛贺龙军……媳妇你快起来,门口嘛挂盏灯……”每当夕阳西下,村民自觉汇聚在红军树下,同唱桑植民歌和革命歌曲。嘹亮的歌声中,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自豪感。

34岁的周凯原是村里出名的“懒汉”,整天无所事事。在工作队的支持和鼓励下,周凯创办“腊味坊”,带动30多位村民致富。如今,周凯不仅成为产业带头人,还成为一名预备党员。

如今的三合界,到处都是红色文化元素,吸引着外地游客慕名而来。广大村民自觉投身村寨美化、亮化、绿化建设,环境优美、生态宜居照进现实。村规民约、村训村歌深入人心。

红色文化沃土“实”起来,优秀传统文化“活”起来,新时代奋斗者文化“强”起来,成为助推三合界乡村振兴的强大引擎。

点亮美好生活的“幸福灯”

美好生活,首先是要完善基本民生保障,不断提升公共资源配置效率和效益,打通方便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过去的三合界,是名副其实的行路难、路难行,全村29.5公里路基,其中24.5公里没有硬化,还有三条断头路。

修路初期,复杂的流程审批一度让项目停滞。晚上蒙着被子哭,白天撸起袖子干。摆在面前的政策障碍、资金缺乏、土地纠葛、时间不足以及“本领恐慌”,桩桩件件压得工作队员难以喘息。倒排工期,挂图作战,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得上,他们不仅啃下这块“硬骨头”,还在道路两旁增设180盏路灯。

如今,红、黄、绿三条色带随着芙蓉王路蜿蜒,这条路已然成为村民们饭后休闲的好去处。

三合界村里种满了紫薇树的芙蓉王路。

过去的三合界,天上下雨山下流,雨停三天用水愁。遇到干旱时节,全村三百多户一度只能靠消防车送水应急。

用水难,吃水难。为了解决群众的这一心头之患,第一书记、工作队队长仲铭披荆斩棘翻越过每座山岭,在寻找水源过程中,前后费掉六双鞋子。如今,两个500立方米的水池已经投入使用,6972米水管网线将自来水送进家家户户。

过去的三合界,孩子要走15公里才到学校,既不方便也不安全,部分家长不得不在学校附近租房陪读。如今,包含学校、综合产业楼、阳光苑、900平米厂房的产业文化园区已经全部落成,上学、养老、就业等一系列困难将迎刃而解,村民的幸福生活节节高。

点亮产业振兴的“发展灯”

乡村要振兴,产业必先行。

过去的三合界,传统农业产业结构单一,村民经营收入单一。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农村经济不活跃,农业生产经营效能低下,农民增收困难,农产品同质性强、替代率高。

两年来,驻村工作队有效协同与整合社会各界资源,以村集体名义创建“三合界”品牌,以电商平台运营销售为依托,持续引进康蔬农业、十八洞酒业、婉嘉乐生态农业、瑞湘菌业、湘丰桑植白茶等优秀企业,引入“芙蓉王”品牌和“湘村636”便利店,实现村企共同发展、共创共赢。与此同时,他们鼓励和支持当地能人回乡创业,涌现农副土特产品加工、溶洞蘑菇、烟叶种植、民宿康养等新兴产业。

三合界村九龙洞溶洞蘑菇。

“工作队员总跟我们说,一个人富不算富,要努力让村里人都富起来。”90后小伙钟波返乡一年多,不仅参与村里劳务公司管理,还带着新婚妻子一同参与“湘村636”综合便民服务站的建设。

从广东返乡创立“忠辉花木”的文际辉、文际忠两兄弟,已成为当地远近闻名的园艺师,他们不仅承接各种园林业务,还开启网上直播带货;田永方投资300余万元建起“田氏庄园”,矢志将“田氏庄园”打造成湘鄂边界“网红”农家乐,并帮助10多位村民解决就业。

从“土特产”到“金叶子”,从“茗茶香”到“腊味香”,从“数商兴农”到红色文旅,从第一产业,辐射到第二、三产业共同发展。山河依旧,产业振兴却让这里换了人间。

点亮未来发展的“长明灯”

乡村振兴只有起点,没有终点。

此心安处是吾乡。“一定要把屁股端端地和老百姓坐在一条板凳上,沉下心、俯下身来办事,才能得到群众的信任和支持。”这是第一书记、工作队队长仲铭的心声。

2022年元月,仲铭带着家里留在村里过大年。他们全家走近村民,送祝福、送温暖、传递温情,演绎一个别样的春节。

今年五一期间,90后队员肖文彰,将自己的婚礼放在这里举办,收获到三合界全体村民的最真诚地祝福。

点灯人的微光,握指成拳,积沙成塔。点灯人的微光,是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担当作为的精气神。点灯人的微光,是大爱无垠、奉献无声,是奋力拼搏、笃行不怠。队长仲铭、队员钱华都先后获得桑植县乡村振兴先进个人荣誉。在省派驻村工作队第一轮期满考核中,湖南中烟乡村振兴驻村工作队获得省派乡村振兴工作队中唯一满分的队伍,所有工作队员都获评“优秀”等次。

湖南中烟驻村工作队员肖文彰和妻子在三合界举办婚礼。

今年5月,对三合界村的第二轮帮扶工作正式启动,他们将继续坚守在这片红色土地上接续奋斗。不断寻找三合界村未来发展之路,不断探索“山村特色振兴”新模式,他们定将不辱使命、不负青山!

最新新闻: